“八八战略”在身边,“良渚”精神再遇见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校推进开展“‘八八战略’在身边”主题宣讲,积极组织开展“80”“90”“00”(指不同年龄段师生)宣讲活动。其中20旅管2班的颜敏同学便作为学生党员代表,于5月30日对20级国际文旅系学生开展题为“遇见良渚,重温精神”的主题宣讲。
与历史文脉共生的良渚文明
2003年7月16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良渚调研并作出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这一重要指示,吹响了良渚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集结号”。
颜敏同学以20年以来良渚古城遗址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展现了良渚古城遗址与党和人民的渊源,也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情怀:
2016年,四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认可!
颜敏同学还讲到当时时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在申遗成功后感慨万千:“总书记的关怀让良渚遗址焕发光彩。申遗成功,意味着我们今后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大。良渚考古一定要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回报总书记的关怀。”

与时代浪潮共进的良渚实践
而后,颜敏同学讲述到这20年来,良渚开创了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并且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上形成的许多标志性的成果,阐释了良渚古城遗址后申遗时代的目标是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良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时代的浪潮也证明了在这场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统筹保护与发展的非凡实践之路上,良渚是如何持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持续擦亮“良渚文化”这张世界级“金名片”的优良做法。

与中华文明共荣的自信未来
最后,颜敏同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与良渚古城遗址20年以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引申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开展的主题为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习总书记提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加强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展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战略部署。
通过本次宣讲学习,青年大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性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性。而作为文旅人的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走向更美好的、更自信的未来。
拍摄:潘佳莹
文字: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