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宣勇书记走进我院2017级新生寝室 勉励“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

作者:国际经济与旅游管理学院 时间:2017年09月25日 09:08:09 点击数:

我相信这本书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也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书,更会在思想源头不断充盈我们当代青年的人生篇章。

——国际商学院17会计3郑丹青

9月23日新生报到第一天,秋分,轻寒正是可人天。冒着丝丝细雨,在学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校党委书记宣勇走进商学院东和公寓215、414等2017级新生寝室给同学们送上亲切的问候,并亲手将入学后的第一本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给新生。

在新生寝室,宣书记首先欢迎新生来到浙外,接着就送上了新生入学进校的第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笔记本,希望新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做好相应笔记。宣书记介绍到,本书围绕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着宗旨信念,通过39个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介绍了青年习近平的艰苦知青岁月。

“同学们,这本书你们读过吗?”宣勇指着手里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问道。“这本书和我们学校有很大渊源。学校自今年3月起发起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我校是该活动的策源地,现在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宣勇的一番讲解让同学们无比自豪。

在发书的过程中,宣勇告诉同学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我们浙外入学的第一本教科书。虽然书中所涉及的年代对你们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宣勇说道,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这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宣勇要求:“浙外的学生既要勤于思考、追求理想,也要关注现实、勇担责任。既要抓专业学习,也要在思想和精神品质上得到提升。”他在发书时勉励新生要知行合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学习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宣勇指出,这是我校发给新生的第一本书。学校将组织包括读书交流会、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多项活动,学生们还要把读这本书的学习心得记录在笔记本上,四年后学校将进行评比,优秀笔记将被学校档案馆收藏。

在看望同学们的过程中,当得知东和公寓1幢320寝室郑丹青、季雨欣2位同学的姐姐都是从浙外毕业的,而她们正是受了姐姐的影响报考了浙外时,宣勇高兴地说,浙外是所有情怀的大学。

17会计3班的郑丹青说道,我很高兴逐梦大学于浙江外国语学院,缘聚浙外,商鹰起航。由于我两个姐姐都在浙外读书,经常听她们讲起学校发展的故事,也听她们讲起学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来到浙外后,发现学校是全国高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策源地,备受鼓舞。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收到学校党委书记宣书记给我们发的第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备受激励。我一定不负嘱托,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认真阅读这本书,带头与同学分享感悟,做好学习心得记录,并在各种成长实践中用青年习近平优秀品质磨砺自己,汲取强大的成长力量。我相信这本书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也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书,更会在思想源头不断充盈我们当代青年的人生篇章。

一句句叮嘱一声声问候,让新生感受到了学校学院的关怀与温暖,不仅使新生们能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为提高院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宿舍文化品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生活如期而至,愿新生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与室友们和睦相处,让宿舍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家,不负期望,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