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让一年有了分明的四季
让人生有了二十四番花信
让一草一木
有了和我们相互认知
和彼此相通的感情
二十四节气
是时间编织起来的锦笺
有了它们
我们平常琐碎的日子
便有了独具的中国滋味和气息
插画《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粿》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林木扶疏,芳草连天鲜碧。说起清明,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一雨数千年,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抬手一指,酒旗就斜飘在忧郁的风景里,醉倒了古往今来多少行人。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北京时间2024年04月04日15时02分
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PART.01
清明物候
清明节气三候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一侯
桐始华
桐,木名,有三种。
华而不实者曰白桐, 《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 桐木知日月闰年, 每一枝生十二叶, 闰则十叁叶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 以花桐木, 是知桐为白桐也。
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 一曰青桐, 《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 生于山冈。
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
二侯
田鼠化为鴽
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
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田鼠化为了鸟,其实是因为清明时节草木繁盛、昆虫活跃,以植物嫩枝、昆虫为食的鹌鹑类的小鸟活动频率明显增多,取代田鼠成为引人注目的动物。
三侯
虹始见
虹,虹霓也,诗所谓螮蝀。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清明时节多雨,故彩虹出现的几率也愈发变大。
PART.02
清明花信
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桐花
《上巳临川道中》
陆游
纤纤女手桑叶绿,
漠漠客舍桐花春。
麦花
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
《为农》
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柳花
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柳花词·其一》
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PART.03
清明节俗
斗指乙, 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缺的礼俗活动。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一派生机,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
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遍。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荡秋千为我国清明节习俗。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杈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PART.04
清明食俗
寒食节
寒食就是不动烟火,吃冷食。人的生命在进入新的一年以后,会与天地同步,重新开始一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寒食月的关键之处,是它的时间之数与空间之度。在冬至以后,一阳初生于地下,阳气经过一百零四天这样一个地基之数,准备充分而达到了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寒食月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清明的身体,清明的心量,“愿证清明复清明”,为一年的健康、运气以及智慧的提升提供身心基础。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清明果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揉,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艾叶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每年清明前,人们将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制作清明果。
“言万物去故而从新,莫不鲜明之谓也。”
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天地一派澄澈隽永,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古人说,“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如此时节,折柳踏青,放鸢逐春;春水煎茶,诗酒年华;追思故人,慎终追远……
图文来源:网 络
撰稿:敬艾儿
排版:陈 新
编辑:吴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