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吴重生,当代诗人,作家,美术评论家,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编审职称,出生于浙江浦江,户籍北京市朝阳区。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学术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曾任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浙江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出版报》长三角地区采编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媒体与企业领导人峰会秘书长、“长江万里行”采访组组长等职。
2024年10月18日,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守卫代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向吴重生颁发“浙江省文艺发展智库专家”聘书。
吴重生兼任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编委、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首届写作与阅读论坛主持人、中国首届校园文学奖评委会专家组组长、“大美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九届、十届全委会委员,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名誉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科技村长执委会主任、杭州市上城区作协创会主席、杭州市西湖区文创高地建设智库顾问、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新疆自治区巴楚县人民政府终身文化顾问、山东省聊城市浙江商会总顾问、杭州市宜昌商会顾问、浙江省浦江县文化顾问、浦江县人民政府月泉书院顾问。任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期间,兼任美术报社副社长。
已出版专著 10 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发表各类文章 60 余篇,代表作有百行长诗《大运河是条太阳河》《我是“义新欧”的押货员》、组诗《信使》《嵊州三章》《北京大学的门》等。策划并组织“长江万里行”“诗画中国行”“大美中国行”“浙报北京悦读会”等品牌活动,影响广泛。
2024年2月23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研究决定,吴重生同志作为中国摄协向中国文联推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推荐人选。
2023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吴重生诗歌艺术评析》,全面介绍其诗歌创作成就。2024年5月,全国馆配区域联盟网上馆配会服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吴重生著作《不畏将来》列全国教育类读者荐购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其撰写的组诗《信使》荣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
二、工作经历
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任浙江工人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出版报》长三角地区采编中心主任等职;
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品牌项目部主任;
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浙江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
2020年12月至2024年4月,任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大美中国行”活动组委会秘书长;
2024年4月起,任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学术院长。
三、主要成就
(一)个人著作
1.1998年3月,散文集《屋后园》,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2000年8月,论文集《新时期论文选粹》,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3.2001年8月,诗集《女儿的眼睛》,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4.2002年10月,新闻特写集《吴重生笔下的人物》,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5.2005年12月,美术评论集《缘溪行》,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6.2006年8月,诗集《穿越冰达坂》,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
7.2010年8月,新闻文集《倾听传媒的声音》,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8.2010年11月,诗画集《砚边生华》,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9.2012年7月,诗集《我歌吴斌》,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2015年4月,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1.2020年3月,诗集《捕星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12.2020年3月,散文集《捕云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13.2022年9月,诗集《太阳被人围观》,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14.2023年9月,吴重生诗歌艺术评析《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15.2024年2月,诗集《隐形河流》,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16.2024年2月,评论集《重生谈艺》,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17.2024年3月,教育随笔集《不畏将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18.2024年8月,校园诗歌读本《隐形河流》,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中央大报发表作品
1.《一个孤儿成功的背后》发表于《人民日报》1999年8月11日;
2.《一个都不能少》发表于《人民日报》2000年1月10日;
3.《浙江揭晓“最感动你的民工”》发表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年10月9日;
4.《浙江打造“好农民工”品牌》发表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6年10月23日;
5.《首席工人委员当“保护神”》发表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6年11月16日;
6.《浙版图书高歌进军海外市场》发表于《人民日报》2008年6月26日;
7.《江南第一家彰显和谐文化》发表于《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7日;
8.《躺在床上看西湖》发表于《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7日;
9.《登桥观“旺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桃花园建成“幸福园”》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1.《从“日出万匹绸”到“衣被天下”》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2.《“三府”交界访“桃源”》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3.《约会“世外茶园”》发表于《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0年10月13日;
14.《一个人是一支队伍》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4年12月8日;
15.《我家厨房窗外》发表于《诗刊》2015年5月;
16.《正月初一这一天》发表于《诗刊》2015年5月;
17.组诗《北方的田野》发表于《人民日报》2015年;
18.《踏浪者为母亲河而歌》发表于《中国国门时报》2015年8月14日;
19.《纵古论今 鉴往知来》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30日23版;
20.《致东四环南路55号》发表于《光明日报》2016年4月29日14版;
21.《再致东四环南路55号》发表于《光明日报》 2016年4月29日14版;
22.《“葵神”许江》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6年5月27日;
23.《燕南园里访叶朗》发表于《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6年10月12日11版;
24.《前世我是棵芦苇》《我在车站口数着人流》发表于《人民文学》2017年第12期;
25.《静园的桑树》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7月21日15版;
26.《我的2017年》发表于《检察日报》2018年1月5日;
27.《京西又见凌云木》发表于《检察日报》2018年1月12日;
28.《爱别人家的老人》发表于《农民日报》2018年1月19日;
29.《家乡有梦不轻回》发表于《检察日报》2018年2月2日;
30.《春节就在红纸上》发表于《检察日报》2018年2月9日;
31.《时光的重量》发表于《检察日报》2018年2月23日;
32.《凤凰楼记》发表于《农民日报》2018年5月28日8版;
33.《春来剡溪红》发表于《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6月15日12版;
34.《逢鹿觉山深》发表于《工人日报》2018年10月8日6版;
35.《父亲》发表于《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0日12版;
36.《对岸的乡情》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18年10月29日;
37.《生活即文章》发表于《中国国门时报》2019年1月15日;
38.《艺术家不能自己“病了”》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1月31日;
39.《老家泥墙上的锦旗》发表于《农民日报》2019年2月26日;
40.《一部活着的史记》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3月8日;
41.《一条承载梦想的江》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4月12日;
42.《人类精神谱系的寻根呼唤》发表于《工人日报》2019年5月20日7版;
43.《落花生印章》发表于《农民日报》2019年5月22日7版;
44.《捕云的随想》发表于《检察日报》2019年5月24日7版;
45.《观石遐思》发表于《解放军报》2019年6月12日;
46.《母亲的菜园子》发表于《农民日报》2019年10月22日7版;
47.《文明塑筋骨 格物传精神》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9年11月13日;
48.《菊黄时节访季康》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19年11月25日8版;
49.《人生有梦不觉寒》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12月26日《美文》副刊;
50.《塘波记忆》发表于《解放军报》2020年4月2日;
51.《礼在衢州》发表于《光明日报》2021年5月7日;
52.《野在巴楚》发表于《人民日报》2021年7月21日;
53.《秋行塔河源》发表于《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6日;
54.《一鉴居前怀陈菁》发表于《解放军报》2022年4月22日;
55.《顾棣:一生只为摄影来》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2年4月25日;
56.《高山流水听琴音》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9月1日;
57.《江南一埠》发表于《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
58.《孙其峰读王蒙老子十八讲》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23年3月13日;
59.《登经略台,谒真武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7月3日;
60.《夜宿柯柯牙》发表于《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10月20日;
61.《食在巴楚》发表于《农民日报》2023年11月29日;
62.《西湖叹美系列散文之西湖船娘、鸟岛、龙井茶姑》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63.《瑶山踏青记》发表于《人民日报 海外版》;
(三)论文发表
1.论文《地市晚报副刊创新之我见》发表于《中国地市报人》杂志2005年第1期;
2.论文《试论“小记者”的升级换代》发表于《中国地市报人》杂志2005年第1期 ;
3.论文《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初探》发表于《新闻实践》杂志2008年第4期;
4.论文《“新闻纸”要有“文化心”》 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7日第4版;
5.论文《牛通社,打造报纸副牌的成功实践》 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2月22日第4版;
6.论文《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发表于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2010年第4期;
7.论文《记者站站长要有新闻“块状意识”》 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7月16日第4版;
8.论文《融合资源,把新闻做透》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2年7月31日第6版;
9.论文《重视版权管理应用是新媒体制胜法宝》发表于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9月13日第6版;
10.论文《感受信息传播的“四度”——“快媒体”特点浅析》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4年4月10日;
11.论文《从<中国诗词大会>看媒体人文化情怀与担当》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3月27日;
12.论文《高度·温度·创新度——媒体人的文化情怀与担当》发表于《传媒评论》杂志2017年6月;
13.论文《强军兴军的礼赞——评刘笑伟军旅诗集》发表于《光明日报》2019年7月10日;
14.论文《如何将好活动策划成好图书》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8月30日;
15.论文《出版社图书选题如何更接地气》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年9月2日;
16.论文《影像出版在传统文化中的史料价值与传播价值》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10月15日;
17.论文《图书装帧设计要有时代感——从“影像见证时代”系列图文书说开去》发表于《文艺报》2022年3月16日。
18. 《“上山文化”的美术猜想》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2月29日第12版。
五、人物评价
(一)谢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诗探索》杂志主编:
有的人不在了,更多的人活着,诗歌和散文活着,文学和艺术活着。吴重生两本厚书,就证明我们都活着。捕云也好,捕星也好,诗人和文学家、艺术家是用天上的云彩来装扮我们的生活,是用天上的星光来温暖我们的心灵,用诗歌和文学来温暖我们、安慰我们。(两本厚书:《捕星录》《捕云录》)
吴重生的诗写得好,散文也写得不错。这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我曾应邀去过吴重生的家乡浙江浦江,那是一个山清水秀、文风鼎盛的地方。这本《太阳被人围观》的诗集里有很多描写他家乡的内容。他的大境界得益于乡风的熏陶和家族的传承,他的乐观豁达和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得益于他“星空下赶路人”的人生定位。他的作品之所以充满温度与生命质感,是因为他在行走中指山为证,与云同行。他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在流动中与千万条河流相遇、交融;他的诗如桂兰,似菊梅,不择地而自芳。
吴重生的诗歌整体格调是激越温暖、昂扬向上的,光明是他的诗歌底色。在诗歌文体方面,吴重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他的诗作,既可以读到气势的恢宏,又可以读到意境的深邃,还可以读到旁征博引的乐趣和善于发现的哲思。他的诗是内敛而深刻的,每一首诗里都藏着一个不一样的吴重生。
(二)吴思敬 著名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吴重生是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有不少优秀的新闻作品问世。作为具有记者身份的诗人,吴重生提出“一日一诗”,用勤奋写作的方式追踪现实,表达对现实的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吴重生是一位以树茬名义致信太阳的诗人。他每天写的诗几乎都是从尘世寄往太阳的书信,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太阳的孪生兄弟,发着光,透着温暖。祝愿他的光和温暖能够一直传递下去。
(三)吉狄马加 全国人大常委,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
吴重生是一个有诗歌情操的人,是一位真正的文字信徒,在当下不断地坚持写诗,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他是一个职业媒体人,长期从事媒体工作,但是还能坚持写诗,尤其是“一日一诗”,如果他对于诗没有一种精神坚守,这的确很难做到。
我看重生的诗比较感动的是,他通过诗真切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记录了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对生活的感受都用诗记录下来,这种方式具有一种美好的情怀。重生还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他的作品记录了他的生活,包括他对这个世界的细微感受。
(四)张抗抗 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
吴重生先生多年来坚持写作诗歌和散文,几乎是每日一诗,也可以说是诗人队伍里的劳动模范。他对诗歌和文学的热爱非常执着,随时随地都能产生强烈的诗歌感觉,写下充满诗意的句子。他的诗歌品质纯正,这几年一直在一步步往上走。
我喜欢他纯粹、干净的诗风。他对现实的关注,对身边事物的关注,还有他对家乡的关注,往往能引起普通读者朋友的共鸣。他的诗拥有很多粉丝,其中有一部分是他的朋友。他的很多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都是他的诗歌里贴近现实生活的一面。吴重生是很接地气的一个诗人。他的诗歌世界从来就不是虚无缥缈的。他诗歌的对象,他所描述的或者说所歌颂的、所慨叹的很多事物,都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多联系。
(五)邱华栋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吴重生是一个媒体记者出身的作家诗人,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中国传媒人里的文学人,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文学写作力量。
吴重生是各大报纸副刊的老作者。可以说,吴重生的写作和他《捕云录》《捕星录》这两本新书的出版体现了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媒体人文学”的重要价值。
重生散文和诗歌内容的涉猎之广,视野之宏大、思想之深刻,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媒体人炽热而广博的情怀。文学和重生之间,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作为记者,重生不但坚持做现场记录者,而且坚持做铁肩担道义的“飘萍传人”。丰富的新闻实践也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笔触之广、记人之真、记事之细、记情之专,使吴重生的散文和诗歌充盈着生命的张力。
(六)施战军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对于我们做传媒工作的人来说,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上看,吴重生具备各方面的良好修养——处世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等。
他是一个特别敬业的资深媒体人,我跟他认识的时候,他还在新闻出版报社,他的采访和对话极端深入,一接触就感觉得出他文学底子厚实,而且了解业界几乎所有的重要信息,所以我很佩服他,觉得他肯定是写过很多东西的人,后来他告诉我他写诗,也写随笔散文等等,我看了他写的很多东西,发现他的诗歌和散文不仅仅关注时代和社会,更关注自然和生灵。他是一位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作家和诗人,他以诗为媒,沟通自身和他人、人类和天地万物的关系。他在状物写景的时候,始终在关注人类和其他生灵的命运。他的诗因而具有更为博大的丰富性,散发出博大的生灵诗学的意蕴。
(七)邓凯 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吴重生是一位有着丰富诗歌创作经验的诗人。一首《我相信,迎春门》,代表着他作为一名诗人所承载的“不仅是奉献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达到人类灵魂的传播和深刻的交流”的崇高使命。在诗人吴重生的笔下,诗不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且可以讲故事,讲大美中国的故事,讲大爱家乡的故事。
(八)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吴重生的诗风纯正、明朗、向上。他的诗确实会让我们思考很多问题,甚至是结构性的问题。我这样想,我们这个时代给诗歌的生存方式、传播方式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现场,作者完全可以把诗写得非常书面化、文本化,即以意义为本位,写得很艰涩和深奥;当然同时也可以写得非常浅显和轻松。在我看来,他的这种追求声音本位的写法,包括“一日一诗”的倡导,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速写式”的写作,像绘画艺术既可以浓聚重彩、精雕细刻,也可以用迅速而简洁的线条勾画一个轮廓,一个形象;或泼墨,或写意,或轻轻濡染,任意赋形。当代中国的写作也已解决了很多问题,吴重生的诗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我们看到了其与日常生活感受迅速对位的一个界面。
(九)郭运德 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吴重生的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着力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精神的栖息地,让读者见识到何谓庸常生活的诗意解读。吴重生能妥善地处理好纪实和抒情的矛盾对立,把一个新闻人兼而做成一个诗人,而且两种身份皆能出彩,实属不易,这是一个新闻人巨大的人生转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作者对现实压力的自觉逃避与优雅转移,也是对现实平庸生活常态一种审美的精神超越。吴重生有自己独到的人生选择,作为一个以新闻为业的诗人,他的诗情就是向着生活重荷反向挤压而获取的。
重生是一位生活之美的发掘者。他有宽广的视野、炙热的情怀、扎实的积累,有敏锐地捕捉观察生活细节和发现美的能力,有对生活和生命独到的认知与体悟。他的诗作显示出深厚文学功底和较高呈现水准。这本《你是一束年轻的光》的诗集,就是最好的说明。
(十)刘笑伟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奖得主:
阅读《捕星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吴重生诗歌作品中具有一种强烈的“故园意识”。他以家乡浦江为背景,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美丽风情、纯朴民俗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人们。诗人既写出了秀美的小城风貌,也写出了民间的风俗,还写出了一位游子对故土的热爱。不仅如此,诗人更将这种故园意识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对中华文化的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若星河的文学作品中,抒发对故土热爱的作品不胜枚举。
(十一)霍俊明 《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
吴重生的诗歌基调比较轻缓,这让我想到西方有一种诗歌样式“轻体诗”。我们可能对“轻”的理解并不一样,就吴重生的诗歌而言,则为日常的体悟和观感。在我看来,诗歌的“轻”不应该是一根羽毛落在雪地上的轻,而应该是一段树枝掉在头发上的“轻”。这种“轻”具有对生命的发现和对生活的深层体悟。
我读吴重生诗歌的时候,发现他的很多诗歌场景和空间非常重要。他的诗歌空间大体有如下几个:一是城市的窗口,不管是在向内的回顾,对时光的回溯,还是向外对城市的理解,吴重生的诗歌更多是在行进的路上来完成的。这大体代表了当下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状态。这行进路上的窗口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人个体的感受,而且还具有向外延展的可能性。反过来,这种可能性在当下中国诗歌写作当中变得有些艰难。吴重生的诗歌还有一个更大空间,就是南方和北方的隐喻和精神文化上的空间对撞。
(十二)周大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少将、茅盾文学奖得主:
因为对文字深入骨髓的热爱,吴重生一直笔耕不辍。读毕吴重生散文集《捕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有一种阳光照彻心扉的感觉。我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了时代风云,找到了“美”的印记,那是思索之美,情感之美,人格之美。阅读这些洋溢着真挚情感的美文,实在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十三)彭 程 《光明日报》首席编辑:
一个作家对自己的作品集的命名,显然不会是随意的,就仿佛古代文人笔下书斋和居室的名称一样,简约的两三个字中,每每寄寓了某种涵义。在多数情况下,他并不做更详尽的解释,而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和想象。但吴重生则不然,对自己这部名为《捕云录》的散文集,他的言说称得上坦诚而充分。
作为一名爱书人,一位自幼就醉心于书画篆刻艺术且有所成就者,他的评论或者序言,概括勾勒了作品各自的特点,具有相当的专业造诣。在这些文字中,他也通过介绍评点别人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理解。如写到一位经历坎坷而始终不懈进取终于取得突出成就的基层书法家时,他是这样概括的:“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却报之以歌。”在为一位诗人的诗集所作的序言里,他写道:“只要有一颗诗心,人生一定会绚丽多彩。诗人,是离天堂最近的人。”